人群中的操纵者常常会有以下三种行为:
第一,把自己的目的包装成对方的需求。
常见的——“我都是为你好”。就像《再见爱人》中,杨子让黄圣依开了七个小时车,说“我在给你制造机会,挑战自己”。如果自我不够强的话,就迷迷糊糊被推着走了。
普通人没有镜头记录这件事,当事人最后说也说不清,对方是为我好啊,我为什么会有委屈感。
但是你的需求从来都不是“挑战自己”,而是“我累了,我需要有人换我开车。”你自己的需求不知不觉就被置换和忽略了,变成了对方的意图和目的。对方的也不是真的为你好,只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满足自己的需求,实现自己的目的。
第二,揣着明白装糊涂。
很多被操纵者、受害者、幸存者很容易困惑,TA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行为伤害了别人?TA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在操控别人?是不是我想多了,是不是我夸大了这样的行为?我是不是要为这样的场面负责任?
反倒操纵者常常有超强的主体感,身上洋溢着“我都是对的”那股劲儿。
操控者即使被揭穿,也会以“我真的不懂”“我不知道”“我没想到会这样”作为借口。
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。
不管他们的操纵手段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,操纵者心知肚明一件事,就是TA不是坦诚的,TA也不是诚实的,隐藏了自己真实的意图,损害对方的感受、需求与意愿,目的就是维护和实现自己单方面的利益。
第三,倒打一靶。
操控者还很擅长在操控行为没有被满足或者被质疑的时候倒打一耙。
比如在你对TA的不合理的应为产生疑问的时候,正常人会解释,操控者会反过来质问你,你难道不信任我吗?你是不是想多了?你是不是太敏感了?自证的人就变成了你自己。
比如在自己操控目的没达到,或者他人合理怀疑、正当自卫的时候,TA会指责对方的行为特别过分,都是针对自己的,伤害了自己,都是怀着敌意报复自己,绝口不提事情的前因后果,自己对别人有多过分,还觉得自己是受害者。
反之,正常人是能体会并关注他人需求的,正常人是诚实的、坦诚的,是能通过沟通等方式与他人互利、合作、共赢的,正常人是有反思、反省、承担自己的责任的意愿和能力的。
用正常的作为坐标,远离不正常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