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消费贷政策落地了,很多朋友问我有什么看法
我能有什么看法?别被这三个字忽悠了,虽然下调了利率提高了额度和还款期限,让这笔钱看上去很诱人。但它的本质没变,它是个贷款。
贷款的本质是什么?是提前透支你未来的购买力放到现在使用,这个钱属于羊毛出在羊身上,看似你在花别人给的钱,实际上你还是在花自己的钱。看似有很多可以花,实则都是从未来得自己手上借的。
虽然将来你未必能赚到这么多,但是现在我想办法让你先花掉这么多,这样你就能从原来的那个“不确定”有多少实力的人,变为未来那个“确定”有多少债务的人。
提前释放你的潜力来拉动经济,烈火烹油一片大好,完成目的之后你自己再慢慢的想办法把烂摊子收拾干净,那这个过程对方就不管了
而且这个钱它指明告诉你,你必须是拿去消费,拿去花在各种地方去,买什么都行,买各种家电工业品商品都行,反正必须花掉,不能留在手里,更不能拿去创造点什么
那说白了就是啥意思?就是硬要让你背起行囊,背起行囊才是根本目的,就这个是唯一确定的
因为你说消费,其实不管买啥东西都是图一个感觉,图一个新鲜热闹参与。现在各种东西更新换代这么快,不管是什么,哪怕是房子,尤其是房子,现在投资属性也越来越低,未来新一代居住理念新一代住宅出来之后,你再看当年自己供的那套东西,它有什么意义?
论居住体验没有体验,论价值不保值,老化的还快。就跟车和手机一样,已经是快消品了。你拿这么多的钱甚至贷款去买一个实际上是快消品的东西,你感觉有必要吗,有意义吗?
消费是提振经济的,但是消费从来不是个人的必需。或者换句话说,消费是有钱人的任务,是手里有资金有资产的人才有资格不计较更新换代和各种定义标准,随意去买的。
而不是没钱的人贷款去跟风的。你说你想要买xxx,如果这个东西贵到超出你的收入,那其实这就不应该是你能考虑的东西。
普通人的真实购买力,你不要透支未来购买力折算到现在,就现在你的收入,年收入有多少,你的购买力就是多少。我是说当场能买,现买。不是指还的起分期月供就买
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,其实就是在跟未来的自己借钱,虽然看上去是别人给的,实际上却是未来的自己超额支付给这个人的,更何况你未必还的起
事情绝不会像你想的那样顺利
未来市面上未必就充满了各种低利率高额度贷款可以用,未来大概率和现在没什么区别,你要了解人性。人性是追逐利益的
一个政策发下来,它自己的初衷可能是好的,但是执行它的是人,而不是机器,机器会有条不紊的执行方案,因为机器人没有人性
但是人有。所以水是会放的,但是等放到你这里的时候,早就不是那样了
我举个例子,假如你是里面的人,然后你家里的人在xx行业做点生意。这时候上面出了政策说xx行业要整顿,具体指标都给了,你会怎么样?你会心甘情愿被政策掉吗?
肯定不会,你会想办法把指标给完成,完成的同时还不会影响自家的业务。怎么办呢?一定要有人承担代价吧?没错,只要这个人不是自己就行
我不能再细谈上面这个,大家懂的都懂就行。
2点多的利率能不能落实?能,但落实不到真正想要2点多的人身上,因为人性。这个2点多的点数跟市面上动不动18到24的点数差了这么多,这里面是什么?是利润空间
所以怎么样?到时候一个人真正能拿到的要偿还的一定还是18-24,只不过额度大一些,分期可以久一点。
它会传导到你身上,但是到时候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样,估计和以前没区别,所以总会有人对政策不感冒,这也能理解
真需要钱的人永远没有钱
创业是一定需要资金的,这个资金一定是你拿不出的,如果要做,免不了借或者贷,这是必然的
一个出身普普通通的人纵使你有再大的志向,没人借给你钱你也没办法,你说你会努力,你说你一定会成功,你说你跟别人不一样。
这些话可能打动你自己了,但是打动不了资金方。因为他们判断该不该放贷的逻辑跟你逻辑完全不一样。他们要看你的流水,看你的稳定性,看你的资产,只有这些达标了才肯给你放
这很有意思,因为你就是为了一个流水,为了一个稳定性,为了一份资产去打拼的。现在他们先跟你要结果,才允许你开始,这不是本末倒置?
正因为你没有,所以你需要。如果你能满足这样的条件,你其实已经迈过最艰难的一步,你也不再需要借贷
所以说到底怎么样?钱就是个墙头草,谁有钱它跟谁。最煎熬的那段日子,你最需要钱的那段日子,钱就是躲着你。
这段日子没人会问你怎么过的,你自己想办法去吧,自己去变魔术吧,违规违法了就执行你
等你有结果了,好起来了,银行开始给你推大额,点数多么低,年限多么长,福利那么多。这时候你还需要吗?你已经不需要了,就算需要,也远没有当初那么需要
而当初呢?24点的贷款借了多少?人情欠了多少?被多少吸血鬼扒了皮了,谁知道,谁在乎?但那才是最重要的0-1时刻,那时候还就他妈是实打实抗压过来的,这些,也没人想听
这就是现实
在冠冕堂皇的宏观,和细枝末节的微观个人之间,永远都有一个无可言说的空洞,有一个黑箱时刻,三不管时刻,说白了,就是不择手段的时刻
这个时刻是这么的重要,没了这个时刻,这世界上不会有富豪。
为什么你总是读不懂名人传记,总是听了大佬的成功经验也没有用?因为那个黑箱时刻他们不肯说啊。不肯说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
社会越烂,黑箱时刻就越多越长,潜规则就是真规则。越是末端生态位的我们,出了事越是只能全靠自己,越是不能指望发端的那群人,那些所谓的“办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