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人,跟你聊了大半天,自己回过头细品,发现ta说的东西,有用的信息素极少。看似热情健谈的表面,实则每一句话都模棱两可,不带任何实质性内容。
遇到这类有城府的人,各位就要多长个心眼子了。
1
城府深的人,说话“没信息”
话说得越多,越容易暴露自己。
在社交时,掌控信息的人,就掌控主动权。你把自己的想法、计划、观点全盘托出,别人很容易摸清你的底牌,但如果ta一直保持模糊态度,你就永远无法真正了解ta。
城府深的人,之所以惯用“模糊表达”有2个原因。
其一是不把话说满,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。在国企、体制内待过的朋友大概都深有体会,几乎中层都会用这一套。
其二是可以用含糊其辞来自保,如果明确表态,那么你的立场就会被心之人拿去做文章。
所以他们的“无信息表达”,本质上是一种高级的社交策略。
2
高城府者的典型说话方式
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,嘉靖皇帝问严嵩:“国库的钱还能支撑多久?”
严嵩这个老狐狸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低头沉思片刻,缓缓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,天下之事,皆有定数。”
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。
但嘉靖皇帝却听出了弦外之音:国库已经危机四伏,但严嵩没有明说,而是留给皇帝自己去判断。
这就是高城府者的典型说话方式。他们说话,往往话里有话,但又不把话挑明。
这样做可谓是“进可攻,退可守”,让对方产生“自己领悟”的错觉。如果形势有变,他们可以随时调整立场,不会因为之前的言论被人抓住把柄。
3
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城府深浅?
大家平时可以留意这几种“无信息表达”方式:
①话说一半,留一半
他们不会把事情说得太透,比如谈论一个人时,他们会说:“这个人啊,还是挺特别的。”至于“特别”是好是坏,就让你自己去猜。
②回答问题,总是反问你
你问ta:“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?”ta可能会先问你:“你自己觉得呢?”然后根据你的答案,顺势附和或调整自己的立场。
③永远不会把立场摆得太明
他们从不轻易站队,遇到争议话题就躲得远远的,远离舆论漩涡。既不得罪任何人,又给自己留下退路。
面对城府深的话术,其实也有破解的方法。要么逼ta给出具体答案,你大可以追问:“所以你的表态是可以还是不可以?”问到让他无法继续模糊表达为止。
要么让ta先表态。如果对方总是先让你说,你可以反问:“每次都是我先说,这次你先说说看法吧”,让ta先暴露立场。
当然,有城府的人≠坏人,说白了,这也是一种在社会生存的哲学。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被这类人“拿捏”,那就要提高警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