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一切痛苦,都来源于想改变别人

你的一切痛苦,都来源于想改变别人

今天,我特别想和你聊一个,让我很有感触的话题。

先问你一个问题:当你遇到一个让你感到痛苦的人,当你处在一段让你内耗不止的关系中时,你会怎么办?

很多人会说,向对方表达你的感受,让对方做出改变。

可是,你知道吗?一个人最痛苦的,莫过于用自己的执念去改变别人的执念。人是最难改变的,没有人想被改变,除非他自己想要改变。

那,怎么办呢?德国心理学家伯特·海灵格给出了答案:

谁痛苦,谁改变;谁改变,谁受益。


1.谁痛苦,谁改变

为什么明明是别人给我造成了伤害,却要让饱受痛苦的我来改变?凭什么不是他们改变?

我先给你讲个工作中的场景,你就明白了。

在管理工作中,经常会有管理者问我:“Cherry,我招了一些00后,他们对工作很敷衍,上班时间摸鱼,我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,要认真一点,在专业上努力一些,现在大环境不好,要珍惜手里的工作。但他们油盐不进,反而觉得是在压迫他。我实在是太痛苦了。”

这时候,他会认为是下属错了。但我告诉这位管理者,其实不是下属错了,而是你错了。

为什么?因为你无法教育他人,根据人本主义理论,每一个人都是他们自己人生的掌控者。你只能改变自己,无法改变他人。

你越想改变对方,你的执念越强,你就越痛苦。

职场博主崔璀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:在她二十多岁时,她第一次做管理,当时团队里有很多比她年长的老员工。

这些老员工既缺乏对工作的激情,也不认可她的管理。崔璀自己很努力,每天下班最晚的是她,躲起来掉眼泪最多的也是她。但是结果平平。

这让崔璀一度怀疑过自己,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做管理。

直到有一次,她和一个前辈同事交流时,这个前辈告诉她说:“崔璀你有没有发现,你一直在抱怨。”

崔璀瞬间就明白过来了,为什么她觉得痛苦,一直在抱怨?因为她心里有一个隐秘的期待,就是我抱怨你,你就会改变。可是,只要对方一直不改变,她就会一直内耗,抱怨,痛苦。

认识到这一点后,崔璀尝试性地做了一个小的改动,就是明确了爆款内容的考核标准,跟公司申请制定了一些奖励机制。

但就是通过这么一点调整,竟然产生了涟漪般的效应,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,

你看,谁痛苦,谁就有责任改变,谁改变,谁就会受益。

因为,大多数时候,你的痛苦,别人是没办法感知到的,就算感知到了,但他不觉得痛苦,那他为什么要为你的需求做出改变呢?

要解决痛苦,这是你的需要,所以你要做出改变。

就好比你把手慢慢靠近火炉,感到疼痛时,你会下意识地把手缩回。如果灼烧的痛苦还在持续,你的手会继续往回缩,直到痛苦消失为止。

火不会退缩,因为它感受不到痛苦;可是我们的手退缩了,因为它感受到了痛苦。

所以,痛苦实际上是一个信号,意味着你需要做出改变了。


2.改变自己,成全自己

改变别人得到的,只有内耗的自己。改变自己得到的,是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
那么,如何做出改变呢?给你分享3个建议:

1.改变认知

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改变?因为改变很痛苦。

所以,当我们迫不得已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,都会有一种“凭什么”的心态:“凭什么不是’坏人’做出改变,而是我做出改变?”

“凭什么”这种想法的真正危害在于,你把改变的受益者当成了他人,你认为你付出努力,你在改变,而对方却在坐享其成。

这看起来很不公平,但你一定调整你的认知,你要明白:你不是为了别人改变,你是为了自己改变。当你做出改变后,真正的受益者一定是你自己。

就像上文崔璀的例子,她只是做出了小小的改变,团队就被调动起来了。作为团队的管理者,她自然也受益良多。

改变自己,选择把“凭什么”,改成“怎么办”,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

2.课题分离

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一个很核心的理论,叫作“课题分离”。

什么是课题分离呢?简单来说就是要区分什么是别人的课题,什么是自己的课题。别人的想法、情绪和行为是别人的课题,而你的想法、情绪和行为是你自己的课题。

你只需要对自己的课题负责,而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。

很多时候,你之所以觉得痛苦,是因为你干预了别人的课题,或者别人干预了你的课题。

比如,你的下属特别容易情绪化,经常不开心,做事情也粗心大意,经常出错。这个时候,作为管理者,你不能干涉对方的课题,你不要为她的情绪负责,做对方情绪的垃圾桶,更不要插手下属工作上的细节,代替她把事做好。

你的课题是,做好管理,激发下属的积极性,通过团队拿到结果。

做到课题分离,专注自己,你的烦恼和痛苦会少很多。

3.积极行动

改变自己,最重要的是有行动。嘴里念叨100遍的“改变”,不如1次果断行动。

风靡全球的理财书《小狗钱钱》的作者博多·舍费尔曾提出了一个“72小时法则”:

当你决定做一件事,必须在72小时内开始行动,否则极有可能就不会再做了。

“72小时法则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有要做的事情,不要等,一定要马上行动。因为只有开始,后面完成才有可能。

如果这个改变对你来说很困难,那就不断往下拆解,设计阻力最小的行动,先做那些微小的事情,解决掉一个事情,即是一个改变,离你最终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近。

弘一法师曾说过:“你接纳什么,什么就消失,你对抗什么,什么就存在,如果你不明白,你的敌人是你自己,你会把所有的时间精力,用在改变别人,到最后发现自己一无所得。”

所以,当你痛苦的时候,不要等着别人来解决问题,而是要改变自己,主动去处理问题。越早改变,越早受益。

共勉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931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