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支持小费文化?

小费主要分为两种,一种是那种强制的服务费,比如美国很多餐厅都是强制收取10%-20%的服务费。
国内也有一些高档餐厅开始收服务费了。
对于这种强制收取的小费没什么好说的,你只能入乡随俗。
想要不给小费,要么去快餐店吃,要么自己在家里做。
另外一种小费是自愿给的,我觉得这才是闪耀人性光辉的地方。
之前在《国外旅行的几个感动瞬间》这篇文章里我说过一些在国外遇到的令人暖心的瞬间。
比如,我上次在老挝入住一个酒店,身上一分钱的现金都没带。
周围的餐厅和超市又不能刷卡,那个前台毫不犹豫地就借给了我几张当地货币,让我先把晚餐解决掉。
她后来也做了很多帮助我的事情,真的是毫无戒备、毫不犹豫那种。
你说,这种情况下我给她一些小费,不是天经地义的吗?我肯定不能让她白帮忙、白承担风险。
在泰国、菲律宾我也经常碰到这种暖心的瞬间,只要你敢跟周围人求助,他们都会热心帮助你。
在国内我也经常给小费,比如,我在雨天或者深夜点外卖时,一定会给外卖员打赏几元钱的小费。
再比如,上次我在国内某城市住酒店的时候,有一个很重要的文件需要到付邮寄给我。
但是邮件到达酒店的时候我恰好不在,我就让快递员跟前台商量一下,让前台先帮我垫付。
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前台愿意帮我垫付,但是快递员给我打完电话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我,我就知道,肯定有前台帮我垫付了。
等我回到酒店之后,拿到了邮件,然后我就把邮费转给了那个前台,而且还多给她转了10元钱。
她觉得很惊喜,连连跟我道谢。
我说,应该是我感谢你,关键时刻帮我垫付了邮费。
其实,她做这件事也是承担了一定的风险,所以我不能让她白白冒险,10元钱虽然不多,但也是一份心意。
后来我就想,如果我们也有小费文化的话,那肯定是一个美妙的社会。
无论你去餐厅、酒店、商场……还是其他任何服务场合,到了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,肯定会有很多热心的服务人员发自肺腑、毫无戒心地帮助你。
因为他们知道,热心帮助你之后很可能会得到一笔小费。
刚开始的时候,服务人员尽全力帮助顾客、为顾客提供额外服务时,可能是为了赚小费、为了利益。
但是时间长了、所有人都适应这种文化之后,“热心服务”就会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,一种标配。
最后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:服务人员热情地为每位顾客服务,有一半的顾客会给小费,有一半的顾客不会给小费。
拿到小费之后,他们会很开心,即使拿不到小费,他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损失。
到那时候,服务业就真的起来了,社会也就真的文明了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04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