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人的下一个风口:单干

普通人的下一个风口:单干

我们好像总被利益捆绑。

上学的时候,小组作业被组员影响,拉低了总体平均分,也有苦不敢言。

上班后,受限于组织架构,甚至要和讨厌的人一起共事,只是为了完成公司的整体利益,付出了更大的努力却拿不回相应的报酬,又为了保住饭碗,负重生存,选择了只字不提。

被迫迎合、听从指挥,渐渐的我们发挥不出来自己原有的潜力,甚至开始怀疑自己。

面对工作技能退步,业绩不合格,身心疾病崩溃,我们不断陷入一次次自证的“人生陷阱”。

我是不是不够优秀?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个工作?怎么别人都能熬过去就我天天哭,什么时候能真正成熟啊?

就这样自己脑子里天天上演“受害者”的戏码,可太多人都忘了,在乌鸦的世界里,天鹅也是有罪的。

“羊群效应”就是会让你一次次被迫接受别人对这个世界的投射,把你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。毕竟人是环境的产物,待的时间久了,就难免会丢失自己。

往你身上泼冷水的人,永远知道你冤在哪,可他们就是不说,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的剥削别人,他们死活都不会承认。

但不要怕,因为你完全有能力靠自己赚钱,而不是只依附于别人创造的屋檐下,做战火纷飞的炮灰。

很多人天天说风口在哪,商机在哪,但其实单干就是普通人最好的风口。我们完全可以当老板,自己说了算。

在《乌合之众》这本书里提到,“在集体心理中,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,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。”

集体很少允许自由个性的展现,他们想要的往往只是听话照做且还能做的更多的工具人。而一旦我们选择解放自己,解放自己头脑的枷锁,就要跳出别人设定的圈套,就要把自己单拎出来。

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,老实找工作已经无法支撑起我们原有的生活水平了,仅仅维持温饱都要用尽十分的力气。裁员的裁员,倒闭的倒闭,形势不好的时候挑选工作的沉默成本更高,也没啥好的福利待遇。

唯有单干,才是普通人的唯一风口。唯有单干,我们才能和自己建立正向的联系。因为合并到任何群体都会或多或少的让我们失去自我,所获得的利润空间更低,也没有啥投入产出的性价比,也无法彻底离开“打工人”的身份。

看不惯老板,就自己当老板。

那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条件,我们就可以单干了呢?

首先,人脉资源的持续积累。

很多已经有了技能的人,他们做不成事,赚不了大钱,不是因为他们不熟悉自己的业务板块,而是缺乏获客的技巧。

就像很多线下的门店,如果没有线上的引流,那他的业务规模还是很小,知名度还是很低。即便在很好的地段,不主动推销自己,不维系新老顾客,也很难被市场看见,更别说进店消费,有人购买产品和服务了。

在线下我们要有稳定的客源,在线上我们自己有流量运营的能力,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为我们的江山开疆扩土。

其次,最小的商业闭环一定要打通。

你可以做的破破烂烂,但请你一定不要舍弃每个环节,必备的要素缺一不可。先测试,再调整。

从定位开始,你不仅需要总结自己的“经验差”,洞察自己的热爱所在,还要去思考用户真实的需求,在哪个阶段会遇到什么问题。

你一定要亲自下场。躬身入局,把每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提前预演一遍,时刻准备自己的Plan B,不急不躁的稳中求进。

这样在后续会大大降低我们实践的成本和心力,自己的资源也会大大的减少消耗,把每分钱每秒钟都用在最大赌注的地方,集中力量办大事。

最后,放掉一些错误的认知。

或许规模化创业的风险是负债,但单干(个人事业)的最大风险就是:这个方向上你赚不到钱。

那你换一个就好了,反正你需要做的,就是在尝试中排除错的,寻找对的方向。

普通人往往认为,需要有很多存款,才能开始去做事,这完全是“传统创业的思维”。

开展个人事业的逻辑是:几乎为0的成本就能起盘,只需要你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,即使在你有工作的前提下,依然可以去开展。

开展个人事业最大的困难,不是你没有能力,而是你不想开始,或者开始了也不愿意持续付出行动。

我们往往会忘记一件事:其实我们天生具备赚钱的能力,我们不是找不到钱在哪里,是没有找到自己能赚钱的定位在哪里。

普通人一旦逆风翻盘,就会打破原有的剧本,彻底不再上班,重新掌握人生主动权。

因为单干不仅是普通人的唯一风口,还是这个世界权衡利弊下的最优选择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04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