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身边有那种看上去认知很高,但日子依然过得不好的人吗?
你身边有那种什么项目都能聊个一二三,但却什么项目都没做成过的人吗?
或者说,你就是这样的人……
这种,就是我理解的「高认知穷人」。
我相信,没有人愿意成为高认知穷人。
但,如果真的要避免成为高认知穷人,你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几句口号和意愿,你得搞清楚:
为什么会有高认知穷人的存在?
如何避免成为高认知穷人?
什么是高认知穷人
高认知,穷人,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是不是看起来很矛盾?
明明认知都很高了,为什么还会穷呢?
是因为生不逢时?还是因为怀才不遇?还是?
我的理解,是高认知穷人只是自以为 很高,实际上并不高。
划重点:「自以为」vs「实际上」
也就是说:所谓的自己有高认知,只是错觉。
说得更具体一点,就是:
加了个搞钱相关的社群,看了几篇搞钱相关的帖子,就以为自己在搞钱这块认知很高了的人
未经验证就非常笃定地相信大 v 给出的观点,甚至觉得自己认知也跟着高了起来,经常大段大段的引用大 v 的观点,以「xxx 说 xxx」的方式来教育他人的人
总结一下:
「高认知穷人,只是实际上认知不高,却误以为自己认知很高的人」
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产生呢?
因为大部分人对认知高低的评估,更多是依靠主观的「我觉得」,而不是依靠一个明确的标准。
所以,为了避免对自己的认知高低产生错觉,我们需要为认知高低给出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。
那判断认知高低的标准是什么呢?
在展开来聊之前,大家不妨先和我一起,感受一下下述场景。
在经历了大量的实践后,我对「一心不可二用」的道理的认知更加完整和准确,践行能力也有越来越强,我也越来越能享受到「专注」带来的成果
- 小学时期,我在书上学到了一句话,叫:一心不可二用。我深以为然,并以为自己已经懂得了一心不可二用的道理,于是到处传播「一心不可二用」的道理
- 走出社会后,我发现:
- 我会害怕自己如果真的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,会错过什么关键的机会
- 我会担心自己选择要专注的那件事情,会不会不适合我,会不会不长期,会不会走不通
- 我发现很多有结果的人,看上去也是能同时搞定很多事情
- ……
- 于是,我逐步领悟我们并不是在所有时候都不能一心二用,这个道理有适合和不适合的场景。在实践这个道理的过程中,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掌握。
认知是拿来用的,实践是印证你对认知的掌握程度的最佳手段,实践结果则是衡量你对认知的掌握程度的唯一标准。
大部分高认知穷人产生错觉的原因就是:他们在第一阶段的时候,也就是在仅仅是看到并认可某句话时,就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认知。
而这样的认知,往往是经受不起实践的检验的,于是,结果自然就是「穷」。
「穷」的结果,反应出来的恰恰是「认知不够」,或者说「认知低」。
那,如何避免成为所谓的高认知穷人呢?
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。
那就是去践行你的认知,并在践行中完善、修正、提高你的认知。
如果结果是不好的:
千万别觉得是自己怀才不遇,也别觉得自己生不逢时,不符合当前世界客观现状的认知,都是过时的认知,都是垃圾认知,都是低认知
原因要么是你对认知的理解不完整、不准确、不透彻,要么是你的践行能力不足
不好的结果,往往是你完善、修正、提高认知的起点。
你认同「不要做高认知穷人的认知」吗?
如果你现在的感觉是认同的,那么请问,现在的你,觉得自己真的具备了「别做高认知穷人」这个认知了吗?
如果你理解了今天文章的内容,你会发现:这个问题,你和我都没有答案。
要得到答案,必须去实践,让实践来检验。
那怎么实践呢?
这个思考题留给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