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圈,是普通人逆袭的唯一出路

破圈,是普通人逆袭的唯一出路

经常关注我的人应该清楚,我把所有的免费群都退了,包括亲戚群、同学群、兴趣群。

表面上看,好像是我冷血,认钱不认人,但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,而是说那些圈子我早已经突破了,跳出圈外了。

比如初中同学群,里面活跃的人现在大多在干什么?女的有做全职家庭主妇的,有公交车售票员,有在饭店做服务员的,有在村里大队做会计的……

男的有开出租车的,有在农村做驾校教练的,还有开小超市的,有在工地上干活的,有外出打工的……

在农村地区生活过的人应该清楚,到了初二下学期,班上至少会有20%的人不来上课了,因为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之类的学科,他们即使绞尽脑汁,连10分都拿不了,只能回家种地,或者出去打工。

到了初三,可能至少会有半数的人放弃“读高中”这条路,要么去打工,要么已经决定去读技校了。

我之前说过一个扎心的现实:农村人和城市人的智商、外貌、财富,差距会越拉越大。

因为男的但凡有一点智商和追求,一定会离开农村,去县城、市区、省会闯荡。

女的但凡有一点姿色,有一点学历,一定会上嫁。

这样就会导致高智商、长相漂亮的人一定会源源不断地外流。

再说说高中圈子。

我的高中同学,大部分也都留在本县、本市工作了,要么做点小生意,要么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了国企或者体制内。只有少数几位来到大城市打拼。

他们大多没有什么格局和眼界,过着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,也挺好,只不过跟我没有任何交集,所以我跟他们也聊不到一块去。

大学这个圈子是最微妙的,上学时大家是因为专业、兴趣而聚集到一起的,而且玩的东西也都差不多,要么打打球,要么打打游戏,要么去做做兼职。

但是,一旦进入职场之后,会立刻出现分化:有的人下班之后还是跟同学耗在一起,一起约着打游戏,喝酒撸串,诉说着大学的往事,然后就一起吐槽现在的公司有多无耻,领导有多变态。

但是有的人已经学会了融入工作圈子,去帮助带他的师傅多做一些事情,去跟他的同事一起去学习提高。

再过几年,他们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圈子之后,甚至开始琢磨跳槽、创业的事情了。

为什么说同样智商、同样家境的大学同学,在毕业几年后能拉开十倍甚至百倍的差距?

核心就是在于你是否能及时“破圈”。

懂得破圈的人,他的成长可能不是线性的,只要他保持着不断向上探索,总会遇到赏识他的贵人,或者碰到一个大项目,让自己迅速逆袭。

另外,从气场、价值观角度来看,如果你打算有一番作为,打算赚大钱,你也必须及早做出破圈的决断。

俗话说,道不同不相为谋。如果你想向上跃迁,必须结识同道中人,放弃跟自己不是一路的人。

比如,我经常说的打工者→自由职业者→老板→投资人,这4个层级的人价值观就有很大差异。

如果你想实现独立赚钱,时间自由,那么你就不要跟打工者混在一起。打工者为了那可怜的工资,每天有8小时的宝贵时间都不归自己支配,而且思维也被禁锢得死死的。

如果你打算组建团队,让别人跟着你混,那你就要放弃“自由职业者”的精明和算计,把格局和胸怀打开,把钱分出去,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老板。
……

总之呢,一个阶层有一个阶层的思考方式,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价值观,凡事不破不立。

另外,气场对人能量的干扰,是润物细无声的。

不要以为你只是保留了那个群,不说话,他们就影响不了你。低端的免费群里,只要有个傻狗说一个字,哪怕打一个标点,都会让你恶心半天。

既然选择了远方,就不要再留恋过去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462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