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信你的计划,养成在不确定中放松的习惯。
- 旅行真正的作用不是帮你逃避生活,而是使你想起生活美好的样子。
- 真正爱自己的人从不怜悯自己,也不需要在赞美、羡慕和嫉妒中找到价值。
- 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是你求来的,而是当你做好自己之后,自然而然地出现的。
- 如果遇见一个好的人,一个对的人,首先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去沟通,而不是去辩论。
- 这个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事情,就是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业。大部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感,都来源于此。
- 经济越发达的地方,人越冷漠。因为经济发达意味着思想独立。思想独立,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关起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- 道理,很多时候是一无用处的,真正的强者都是行动派。他们去行动了、实践了,总结出很多道理,这些道理是他们自己的,你听了却误以为是大家的。
- 人们所认定的善良,其实是希望你成为一个只会付出、不求索取的人。一旦你有所选择、有所求,有所为、有所不为的时候,人们是不会给予你善良称号的。
-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,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。相反,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,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。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,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。
- 很多人为自己的行为不被理解而感到难过,实际上不被理解才是人生中的常态,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和责任去理解你,即使想去理解你的人也未必具备相应的智慧和能力。
- 当你提醒一个傻子要小心时,你就得罪了骗子,因为你让他的利益受损;与此同时,你也得罪了傻子,因为傻子会认为你侮辱了他的智商。最后,骗子和傻子就会联合起来,一起对付你。
- 在你公开反驳一个论断之前,先问问自己,你的听众是谁,他们是否值得你花时间。有些人的信念根深蒂固,无论你的理由多么有说服力,多么无懈可击,他们都绝不可能被你说服。
- 那种“内容引起舒适”的爽文,多半是主角先是被压制,后来主角反杀并碾压对方。如果你觉得这种文章看起来特别爽,可能是因为你在生活中就是一个经常被压制但却没有实力反杀的人。
- 如果不知道怎么说,那就直接说“不”,然后结束这段对话。甚至可以起身离开。这很不得体,但它是最有效的。
因为继续待在对话里就是在释放一个信号:你接受讨价还价。这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邀请。结束对话吧,让讨价还价的空间为零。
- “外驱力”是通过比较、竞争或者被迫而做某件事;“内驱力”是发自内心、不计回报地自己想做某件事。
真正有价值的内驱力(比如创业)是少数人的幸运宝石,而大多数人的内驱力是玩游戏、看视频这些低级趣味。
- 容忍自己与他人的平庸,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。很多时候,你太苛刻、太完美主义、太锱铢必较,事情可能就黄了。
但你稍微容忍一些,把很糟糕的事情继续做下去,一点一点地修缮,可能事情慢慢就会有所转机。
- 在这个鼓吹屌丝逆袭的时代里,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说“要用自己的奋斗回击富二代的傲慢。”
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,想以一代人的奋斗去超越数代人的奋斗之和,这种想法才是一种傲慢。
- 人们在世界观上普遍存在的三大错误认知:世界是善意的,社会是公平的,好人必有好报。
追求正义、真相,这很好。但前提是,你能有效地解决问题。如果只是以卵击石,不但毫无意义,更是让坏人更无法无天。
- 在你出生的那一刻,你的一生基本上已经被定义了,终其一生,只是挣扎而已。
只有极小一部分人可以穿越这些障碍到达自己想要的远方,而这些人无疑都是狠角色,对别人狠,对自己更狠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本站所有资源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。
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E-mail:630092965@qq.com删除。敬请谅解!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