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气的来源

底气的来源

每当有人咨询我关于“职场”的话题,跟我抱怨工作环境不好、老板不好、同事不好时,我的建议都是:一定要把跳槽作为自己的后备选项。
也就是说,作为打工者,一定要吃着锅里看着碗里的(我当年就是这么做的),一定要让自己有多余的选择,而且是更好的选择。
这样自己随时都能跳槽。即使不跳槽,心里也有这个备选项,这样才能有底气。
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既不是体制内又不是股份制,你还在一家公司停留太久,这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行为。
正常的公司就是要有人员流动,有老人跳槽离职,有新人跳槽进来。‍‍
如果在一家公司里,所有的员工都是老员工,那么这家公司就离死不远了。
如果这里面的员工从来没有动过跳槽的念头,那么他们早晚也会遭遇尴尬甚至惨痛的时刻(比如突然被辞退,然后自己像野狗一样到处去哀嚎)。‍‍‍‍‍
这个时刻早晚会来的,只是个时间问题。
我的公司每年也都有员工流动,有来的有走的,旧的不去新的不来,我觉得是好事。‍‍‍‍
如果你是打工者,在一个地方、一家公司待太久,思维会变得僵化,脑子也会傻掉的。
我不是在开玩笑,不要以为你是公司里的老员工就值得骄傲,公司压榨的就是老员工,老板已经把你吃定了。‍‍
如果你想在职场上游刃有余,付出最少的时间,拿最丰厚的收入,而且还能有尊严地工作,那么出路只有两个:频繁跳槽;给自己增加备选项。
下面我来分别说一下两个出路。
① 频繁跳槽。
我这里说的频繁跳槽,不是那种什么都干不好、眼高手低的跳槽,今天看老板不爽就要跳槽,明天看同事不爽就要跳槽……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而是说,目前这份工作的环境、收入、氛围、发展前景已经满足不了你了,而且不断有更好的公司向你抛出橄榄枝,这时候跳槽就势在必行了。‍‍‍‍‍‍
什么忠于公司、把公司当成家之类的鬼文化就是粪坑文化,千万不要被这些垃圾文化误导了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人生只有一次,谁都想付出最少、拿得最多(就喜欢多干活、少拿钱的贱货千万别关注我)。
我跟我自己的团队伙伴和员工也是这个姿态:如果你们找到了更好的公司,那么我欢迎你跳槽,我希望每个人都追着钱跑、追着优质福利跑,而不是被所谓的“忠诚文化”羁绊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否则我都看不起你,我会认为你是蠢猪,是傻狗。
只有你跳槽走了,我才会反思,才会成长,才会进步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② 永远让自己有备选项。
我之前说过一个观点:同样是生活在某个地方的两个人,各方面外在条件都一模一样,但是呢,一个看过世界,一个没看过世界,那么两个人的心理状态、精神富足程度是千差万别的。‍‍‍‍‍‍
你只要经常在“外面”转悠,你就会发现,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。‍‍
比如,我就认识一些厉害角色,他们手里有两本护照,多个国家的绿卡。
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不光明的操作。
实际上?主流的国家都承认双重国籍(大家可以百度查一下),你拿100张绿卡人家也不会管你。‍
那么,这些人为什么要拿两本护照呢?
因为进可攻、退可守。
发达之后,可以在两个地方配置资产,起到避税、避险的功能。
落魄之后,在这里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去那里混。
其实打工也是同理。
你可以不脚踩两只船,可以不频繁跳槽,但是你必须有优质的、靠谱的“后备选项”。
什么算是优质的后备选项呢?
评判标准就一个:这边直接撂挑子之后,直接可以去那边无缝衔接,而且活得比这边还好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如果你没有后备选项,那么老板可以随意拿捏你。
最后你会发现,尊严和底气都是自己争取来的,而争取的最佳方式,就是离开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66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