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我说自己的iPhone只有64G内存时,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,他们会说:我的手机512G内存都不够用。
实际上?
我也只用了70%的容量而已。
而且我非常清楚,如果我的手机容量是512G的话,我也很快会填满70%.
只不过,手机内存越大,里面装的垃圾软件和垃圾文件就会越多,每次整理起来就会越麻烦。
反之,如果我的内存小,需要每个月都整理一次垃圾,可留可不留的一概删除,这种断舍离真的能给我很多能量。
明白人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。
其实吃饭也是如此,我真心觉得,所谓的大餐,所谓的豪华自助,所谓的满汉全席,根本不是什么好事,对我们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我觉得比较好的一餐是这样的:半个蒸玉米,一盘蒸大虾,一个三明治,就挺好。
一点油、一点盐就行,其他的任何调料都不需要。
我第一次反思传统饮食问题,是在七八年前,当时我去韩国济州岛,沙滩上有海女下去抓鲍鱼,上岸后直接就烤了卖。
我印象中是四五十元人民币一个,很大的鲍鱼,也特别新鲜。
她们帮我把鲍鱼烤好之后,切成小块,然后放到一个小碗里,没有任何调料。
餐桌上只有番茄酱和盐两种调料,客人根据自己口味去添加即可。
当时我就想,韩国的饮食文化也太单调了,放点花椒大料、烧烤酱料不好吗?
但是当我蘸番茄酱吃鲍鱼的时候,感觉味道很鲜美,吃完之后也感觉很舒服。
我去英国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,他们的很多食材在烹饪的时候也是不放调料的。
比如英国的国菜是炸鱼薯条,吃的时候也只有番茄酱或者盐这两种调料可选。
后来我就发现,在家里自己做海鲜、牛肉也是如此,只要食材新鲜,其实是不需要放任何调料的。
如果觉得淡,就蘸点豆瓣酱、番茄酱或者胡椒盐,吃起来虽然没有传统中餐那么刺激,但是我真心觉得这种保留食材原本味道的做法更好。
我也知道传统的红烧肉、红烧鱼好吃、解馋,但是如果你习惯了清淡吃法之后,你会发现那种重调料的做法,其实很伤味蕾。
吃完了之后,舌头、牙膛、咽喉……整体的感受都不太好,而且胃肠道给我们的反馈也不好,发腻、发厌。
所以说,从几年前开始,我就已经舍弃烤肉、火锅、重口味炒菜的刺激了。
当我意识到甜点和饮料的危害后,我也把这些全部戒了,一次都不碰。
我碰到过很多人都会这样说:吃甜食、喝可乐也能让我们分泌多巴胺,你不能太极端,否则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?
据我观察,凡是说这种话的人,基本都是一事无成的,而且身材管理很差。
我当然知道,偶尔吃一次垃圾食品没什么问题,但关键是,我已经放弃了“通过吃垃圾食品获得满足感”这个路径。
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:人生中有100种快乐,但是我已经舍弃了50种。
我之所以这样做,不是因为我跟快乐有仇,而是我非常清楚,我们的感知力、心力都是非常有限的,我要把它们分配到更有价值、更加有深度的地方。
换句话说,快乐是分等级的,你不可能雨露均沾,你只能舍弃一些浅薄的快乐,才能获得一些更加深层次、更加历久弥新的快乐。
不仅在饮食方面如此,连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是如此。
比如,昨天在我们的VIP群里,有个群友说,他哥哥让他帮着哥哥的朋友做30万元的担保,他不想担保,于是他哥哥说他只活在自己的认知里。
然后我说,不要说亲哥的朋友,连亲哥需要做担保我都不会管的。
![图片[1]-有些快乐,我们必须要舍弃-爱分享导航](https://www.afx5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5/20240513150811704-image.png)
我为什么会这么六亲不认?我难道不知道亲情的温暖、不知道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吗?
我当然知道。
但是我更知道,“内心打鼓”的滋味不好受,简直就是在地狱里进行煎熬。
举个例子,你如果借出去几万元钱给朋友或者家人,那么99%的概率,他们不会还钱,或者不会按时还钱(只要是深陷债务的人,认知都有巨大漏洞,也不会说一句真话)。
这时候,你损失一些金钱都是小事。
重要的是,你会损失很多心力,这个才是无价之宝。
你的每次想到这件事,你的心里都会打鼓:他到底是真没钱,还是故意不还钱?我要是跟他要的话,会不会伤感情?当初我要是不把钱借给他就好了……
你发现没有,废物的一生都是在这种唯唯诺诺、心里打鼓、反复懊悔的情绪中度过的。
怎么可能会有心力去做事?
通过吃垃圾食品获得快乐也是如此,很多胖子也是在放纵和懊悔中度日的。
今天下决心一定要减肥,明天又觉得偶尔大吃一顿也没什么,后天又后悔自己控制不住自己……
所以说,如果你真的打算成长,真的想要有所作为,那么你必须舍弃一些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