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该动的4种脑

不该动的4种脑

昨天在我的知识星球上,有个小伙伴私信我,想知道在面对是否要考研究生时,学历的重要性该如何衡量?

我说了两点:

①考上好学校的研究生是一种本事,不是一种选择,生杀大权可能并不在我们手里。

②学历越高,平均收入越高,这是大概率事件。

但是呢,我们还是要衡量一下自已的个人情况,比如你的性格、家境、自己对学术的喜爱程度、自己缺钱的程度,等等。

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,如果你想跟大多数人去内卷,要进国企,要进大厂,那么肯定是学历越高越好。

反之,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,想自己搞事情创业,那么社会上大部分生意都不需要研究生的学历和智商。

普通本科生,甚至智商比较高的高中生就够用了。

另外,我大学毕业快10 年了,据我观祭,智商和学历并不是越高越好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太高的学历反而向我们脑子里填充了很多枷锁。

那些脑子很聪明的,整天胡思乱想的,幸福感并不一定高。

我在知识星球上也注意到了这一点,很多人之所以容易陷入到内耗的情绪中,就是因为想太多。

换句话说,人生中的很多重要节点,并不是我们“动脑子”就能突破的,最重要的还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心和智慧,

有时候,动脑子反而会坏事。

比如,我总结一共有4种情况,我们都不要活乱动脑子,否则会适得其反,让我们陷入被动的境地。

1.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

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:你去餐厅吃饭,有入菜等了很久都没上,你对服务员说还有个菜没上。

服务员问你哪人菜没上,如果你核对菜单告诉她是哪个菜,这个时候她不用动脑就得到了答案。

此时,对方就是强者,你就是弱者。

反之如果你让对方去查看,让对方去动脑这时候主动权就在你手里。

再比如,在职场中,有一份工作你的同事不想做,于是想让你来做,

如果你找了好几个理由,想努力告诉他这件事不是你分内的工作,绞尽脑汁想拒绝的理由,这个时候,你就是弱者,他就是强者,你把主动权交到了对方手里。

当然,我举这些例子可能并不太恰当,我不是让大家都变得强势、咄咄逼人,我们只是想让别人做好他们自己的工作。

大家要反思一下,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,是不是经常动脑、经常把本不属于自已的工作揽到自已头上?

2.不要预设困难要知道

越是智商高、学历高的人,做事情之前越喜欢做假设、做预设。

这并不是坏事,把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提前设想一遍,这样真正遇到问题时也不至于措手不及。

但是呢据我观察大多数人都会“想太多” 至还没开始的时候,就给自己预设了很多困难,导致这件事根本无法开始。

举人例子,我在短视频赚钱联盟这个知识星球里,跟大家说得很清楚,你如果是个新人最需要做的是把B站账号注册了然后进行实名认证,
然后就开始上传视频上传什么样的视频呢?

就一个原则:有意思大家都爱看,看得时候都爱发弹参与,至于你的昵称该怎么起、该怎么增加原创度、前期该怎么养号、自己的定位该如何选。

如果被判定违规怎么办这些问题其实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先找到手感。

再比如,有人听了我的建议之后,打算去大城市打拼,想知道手里有多少钱时可以开始。

我的回答是,有一万块就够了,北上广深租房其实可以很便宜的,可能一千块都不到,大不了住得远一点。

我刚到北京的时候,有一阵子是跟老同学挤在一起,他租的房子在城中村,一个月才500元(2015年前后),每天坐地铁到国贸也才一个半小时。

我们人脑有个缺陷,能预测很多困难,但是无法预测机遇与运气。

也就是说,去北上广深打拼,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阻力,这个谁都知道。

但是呢,在这些大城市闯荡 3 年、5 年之后这人会变成什么样,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,赚多少钱,这个是神仙都预测不了的。

所以,如果你真的有理想,有抱负,就去大城市看看,不要总是给自己预设很多困难。

不该动的4种脑-爱分享导航
不该动的4种脑
此内容为付费阅读,请付费后查看
会员专属资源
您暂无购买权限,请先开通会员
开通会员
付费阅读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07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