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未来什么资产值得拥有,可能某些股票比房子更靠谱

如果未来什么资产值得拥有,可能某些股票比房子更靠谱

任何事情,我们都要具体分析,有特定的场景和内容,而不是只看一个名词,所以不要着急不敢苟同,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吸收的价值。
就好像对一个男人说:“你应该找一个女人结婚,而不是找一棵树结婚。”
这是一个很对的话,但也绝不是随便找个女人就可以结婚,这里面有门当户对,有缘分,有三观,有性格,有很多很多因素。
所以,找一个女人结婚不错,但是最重要的还有下一步的话题,那就是如何找一个适合的女人。
股票也是如此,不是说任何股票都值得持有,而是那个体系内适合的。
好了,说完这段话,再聊聊我们今天想说的话题吧,还有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。
去年,我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过,他是陕西某地级市的人,叫做铜川市,还不是市区的,而是下属县镇,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这个地方。
他说,其实他父母给他留了老家的一个房子,而他也已经因为考大学去了苏州工作,而目前看来,可能这辈子就在苏州定居了。
而他的父母早年间还在老家生活,现在他在苏州给父母买了一套小房子,50多平米,但是老两口住也够了。
他去年问我老家那个老房子,叔叔家惦记着,而自己想卖也很难,问我怎么办?
我当时说,如果想留个念想,就留着,如果不回去了也缺钱,那么就卖掉,选择还是很多。
其实,最难的是看似有选择,可是难度比较大,因为买的人特别少,也就是说有价无市,缺少流通性。
之前和老猴经常去广西旅游,那边也认识一些年轻人,其中有一个东北人过去定居的,他就是把老家的房子卖了,第一年能卖15万一套,结果父母舍不得,最后7万卖了,一套。
所以,都叫房子,但是房子和房子不同,有着很大的区别,就像都叫股票,股票和股票也有着很大的区别。
大家不要听房子,就觉得靠谱,听到股票,就觉得不靠谱,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我说下,其实在现在这个环境,和大多数人的共识里,房子的观念已经改变了,就是那种一直会上涨的梦,已经松动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部分股票有一个优势,那就是房子所不具备的,叫做流通性。
都知道一线,二线城市的房子流通性会好,但是绝大多数房子,不一定在这些城市,所以流通性就会有问题,比如上面说的那两个情况。
没有了流通性,就谈不上资产价值了,锁住了。
其实,现在一线流通性也不太好了,我之前有个认识的中介跟我说,北京有个小区,是他负责的,在16年最多一天成交了20套,而今年已经到了7月份,才卖出两套,还都是业主打了骨折价卖出去的。
一线城市的流通性,都能看出这么难,更别提四五线的房子了,能有人用钱买走,都是需要看运气的。
但是,股票不一样,如果一个人手里只有50万,他不可能去北京买一个房子的阳台,因为房子不能切分着卖,而且还有指标限制,交易周期难度,房屋维护成本等等。
可这50万,如果买成一个流通性好的公司,不会退市那种,将来是不愁交易的,这个流通性本身也是有价值的。
其实,在房地产风风火火的几十年里,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流通性这个重要指标,而现在明白了才后悔莫及。
这里着重提一下,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具备流通性,你要选择的公司,一定是不能造假的,不能退市的,最好背景就是国家,连地方性国资都要掂量掂量,而且业务是极具垄断性的,这种公司的股票才值得考虑,因为你要的是像房子一样投资,而不是赌博和投机。
如果这种公司,价格不好,或者短期被炒作了,你可以等,一年不行两年,两年不行五年,股票这个价格,如果以长期投资去看,一定会找到你能进入的点,尤其很多公司都有周期性,即使是茅台那样的,不也从高位上面腰斩了么。
至于价格,你完全可以和当地收入去作比较,不要相信这些公司的成长性,这些巨型垄断的企业,它们的成长性我是不考虑的,只考虑稳定性,因为垄断企业,最大的成长就是人口基数,我们现在14亿人,那么将来预期能到30亿,我就相信它们能成长。
当地收入什么意思呢,比如你看好一个公司,常年震荡价格是3元,当时你们当地工资收入是6000元,结果这个公司被炒作到了8元,但是你们当地工资还是6000元,这个你就别买了,如果将来公司跌回了6元,虽然翻倍了,但是当地平均收入到了12000,那么你也可以考虑。
我只是抛砖引玉,告诉大家一个思路,具体什么公司,见仁见智吧。
记住,我说的是资产,是拥有,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以年为单位,长期去看,而不是以天去看,一定要注意。
而流通性,则会是未来所有人要考虑的重点,因为资产形式越来越多,琳琅满目,应接不暇,有的能火几年,有的能火几个月,都不知道,没有了流通性,就没有价值了。
就像一个大学生,985毕业,他觉得自己值一个月15000工资,而他的学姐学长也是这样的薪资,但是因为运气差或者12000万毕业生太多,他就没有找到工作,说白了,就是没法创造价值,价值和流通性相辅相成。
没有收入,就是没有流通性,人才的流通,很残酷的,即使觉得自己值15000,那也只是自己觉得,有价无市。
但是我觉得某些股票的流通性和低门槛,在未来会有一定的优势,因为股票可以买一点点,不会像房子那样只能一套一套买,即使最贵的茅台,一手也就十几万,这也比一线城市房子要便宜。
很显然,茅台股票在市场上,可是分分钟就能卖掉的,比房子容易多了。
其他的公司,价格更便宜了。
所以,就是门槛低,流通性好,反而会成为一个优势,当然还是要选择好公司,好的价格,千万不要以赌博的心态去买那些概念股,亏损股,ST,那些就像风尘场上的艳遇,别认真到白头偕老,最后肯定会吃亏。
其实,这些年,很多人的资产配置就是这样,他们买巨无霸,就是想保值,结果一不小心被资本市场炒作一波,他们反而赚的更多。
从人均持有的股价就能看出来,茅台人均持有1200多万,四大行很多也都是人均持有500万左右,其实这些人的心态也会好一些,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参考。
当然,还是那句话,实在不行就买宽基ETF指数吧,虽然我们的宽基比不了标普500,但是流通性也还行,避坑的作用是绰绰有余的。
其实,我也观察过我们一些公司运营的宽基指数,真的是废物瞎搞,搞了几个权重股在里面,结果根本起不到平均的作用,还是几个公司在左右指数价格。
把50或者100家比较好的公司,平均,注意是平均,揉成一个指数,其实不难做到,我觉得收益会比现在的宽基指数要好些,他们应该知道啊,为什么不这么做呢?我觉得有可能这些指数吧,它也承担着很多作用,到处接盘,接着接着,比例就失衡了,也是也可能的。
现在的资产,其实是存量博弈,如果有的人可以买到性价比高位置好的房子资产,也是可以的,只不过大部分人买不了。
而我所说的股票,也指的是里面的好公司去和大部分流通性不好的房子去比,毕竟股票门槛低流通性高这是优势,而好房子绝大多数人是买不了的。
重要的是,我只是拿这两个做对比而已,就好像说苹果和猕猴桃,我说还是选苹果吧,但是苹果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水果可供选择。
大家不要认为,不买房必须买股票,没有这个逻辑,资产配置有很多方法,实在不行存银行也是一个选择,不要有非此即彼的思维误区。
就像你等待机会的时候,那钱不就是存银行么,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切换就好。
机会是等出来的,但是只是等着也很枯燥,所以平时多观察,多学习,如果没发现机会,也别乱动,要想明白自己的承受力。
你看大自然里的动物,狩猎时候都是很聚精会神等待,很耐心,而不是东一下,西一下,伺机而动也是一种能力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743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