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达国家、发展中国家、落后国家我都去过一些。
所以,每次有人在网上说“某个发达国家也就那样,就相当于我们的三线城市”,我都觉得很有意思。
其实吧,我自己有一个独特的观点:一个国家越富有,那么街道、建筑物、装修细节就越细腻。
什么意思呢?
比如,如果你去日本、韩国、德国、英国去看看,不要看他们有多少高楼大厦,有多少地铁,就看他们的街道是否干净、整洁。
比如,井盖被汽车压过去之后有没有响声,街道上的建筑与地面衔接处是否严丝合缝,墙皮是否有脱落或者很脏……
酒店里的墙面与地面处是否严丝合缝,窗户关上后是否严丝合缝,有没有很多粗糙的凸起和倒刺,随便进一个小餐馆,里面的装修是否干净、讲究……
大家不要觉得我说的这些无关紧要,发达国家在居住环境这些方面做得基本都非常细腻。
说白了,人家早就过了温饱阶段,在生活细节方面都力求做到最好。
有人说,把这些表面功夫做好了就发达了吗?
我的回答是,这些表面功夫做好了不一定会变得发达,但是发达的地方,这些表面功夫一般都不差。
次一点的,就是发展中国家,比如印度。
在我刚才提到的那些细节,印度是参差不齐的,也就部分发达城市的发达小区,能实现这个标准。
因为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太低,压根就没人关注这些细节,也没有精力、和没有财力允许自己追求完美。
因为我自己住酒店的时间比较多,比较关注细节,比如门、窗、浴室、马桶、噪音这些。
印度大部分(三四星)酒店的窗户都是非常粗糙的,参差不齐、凹凸不平,外墙也到处都是斑驳脱落。
室内的墙体和地面衔接处,也都是处理得非常粗糙。
如果你跟酒店人员说这些事情,他们肯定会认为你是神经病,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些东西无关紧要。
顺便说一下,都说日本和德国的工匠精神最厉害,但是在我住过的所有酒店里,给我印象最好的还是韩国酒店的LG窗户,特别厚实、平滑、严丝合缝(卫浴系统还是日本的最好)。
我说的这些,还只是最基础的装修、材料、处理细节方面的基础内容,如果把“审美”这个因素加进去,那更是天壤之别。
不过,这一切都是由预算决定的,如果预算充足,那可以直接请外国的设计师,购买进口的家具和装修材料,聘请最一流的装修队。
其实人也是如此,财富值直接决定了人的感情细腻程度。
我之前在公众号里也说过一个观点:越有钱的人越有爱。
很多人不相信,他们都认为越有钱的人越为富不仁,心越狠。
其实吧,就像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一样,越细腻的感情,越需要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支撑。
我为什么不跟老家那些底层人打交道了?不是因为我嫌贫爱富,而是因为,由于底层人的物质贫瘠导致精神贫瘠、情感贫瘠。
他们对于沟通、理解、人性化、同理心这些美好品质的认同感都是0.
说得再难听一点,如果你把他们当作是“进化完全的人类”那样去沟通,根本无法进行。
我虽然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,我也能换位思考,但是我绝对不能主动降低能量层级、跟他们平等沟通。
因为他们的理解力实在有限,他们会把我的谦虚当成无能,把我的善良当成好欺负,把我的自嘲当成弱点展示。
如果你也面临同样的处境,你能体会到的情感细节比对方丰富很多,那么在跟他们打交道时,千万不要有任何平等思维。
对待他们,必须打压、压制、控制、震慑、冷落,否则你稍微心软一点,他们就骑到你头上了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本站所有资源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。
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E-mail:630092965@qq.com删除。敬请谅解!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