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都是因为最开始赚钱了,想寻求改变,最好稳中求胜

一切都是因为最开始赚钱了,想寻求改变,最好稳中求胜

上午看了一些留言,我大多数时候是用电脑在后台看,这样比较方便,看得也清楚些。我们的生活,都是在一个个轨迹上面起起伏伏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盘,如果想更换,一定要有很大的不适应,可谓是付出很大的决心。所以,一般来说改变家族或者家庭走势的那个人,一般都是付出了很多,而且还得有一些时代和好运的加持。因为,最早改变家庭的那个人,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家庭或者家族,从一个轨道,拽到另一个轨道上面。即使是同一个方向开车,变道都需要小心谨慎,更别提跨越一些行业壁垒,认知差距,甚至文化差异等等。有时候更像是高空中的两条绳索,然后在万丈悬崖上面,形成切换。当然,方法是有很多,有的人是因为读书改变了家庭命运,通过考大学从农村老家来到了大城市,在这里遇到了另一半,然后结婚生子。此时此刻,他的人生轨迹,就从农村生活,朝九晚五务农的模式,切换到了城市白领的模式,而孩子就出生在这个模式下。这也是大多数人走过的路,看似顺畅,大家也应该了解,学习的过程中,无数同学掉队,最终也不是都考上了大学,以大学生的身份在学校和城市里打拼,如果按照以前的路径,他应该是在老家务农,在农村继续生活的人现在其实也不少。还有,就是经商,这也是切换赛道的方式,有些就是在农村里直接创业做买卖,也有些是白领辞职创业, 反正通过这个赛道,可能完成再次的赛道切换。肯定还有其他方法,比如投资也是其中之一,各行各业做好了,都能改变家庭的状况。但是,第一个去尝试的人,一定付出了上一代和下一代都不理解的辛酸,他势必要多试错,多总结,多思考。就拿我自己来说,在很小的时候,我就能预见,如果按部就班自己可能就在这个村子里终老,就像祖祖辈辈一样。内心有不甘,在那个物质贫瘠的童年,所以拼命去获取知识,拼命去和身边的人问东问西,拼命想办法能够去外面见见世面。打个比喻,当时的自己,那个处境就像在锅底的蚂蚁,往哪个方向都是向上走,这是我清晰意识到的。但是,即使这样,也不是所有身边的人能感受到,他们更多的觉得,在老家农村挺好,赚工分,交公粮,他们认为日子这样就挺好。可能是年少轻狂,也可能是生长在红旗下,总觉得外面的世界不一样,得去闯。所以,我准备切换到了别人的轨道上,那就要付出和身边人不一样的辛苦和思考。当别人玩玩闹闹的时候,我在一个全靠自觉的环境下读书,读能看到的各种书,那时候喜欢字典,总想有那么一本,因为自己还小,很多字不认识,就非常吃力。什么叫物质匮乏,就是字典也没有,当时很远的一个大村子里有个知青,她有个斜挎的军用绿色小书包,还有个绿色水壶,这些我不感兴趣,但是他包儿里有书,还有字典。自己那时候很小,就没羞没臊走很远的路去找她,听听城里的生活,也让她给我讲讲书,顺便借她的字典看看。学点东西,多难啊。不就是想换个轨迹生活么,如果我想继续种地,还用跟她学么?我父母都是资深的一线农民,能把所有的务农技巧教给我,但想换赛道,就要付出孤独和不适应。在物质匮乏的时候,我看到的任何人和书,都非常高兴,如获至宝,都当作是自己的希望。反观,如今书也好人也罢,几乎所有人都唾手可得,但是却信息泛滥,有的人已经没有读书和学习那个劲儿了,主打一个抬杠和不屑一顾,这一步是我从未想过的。后来走出存在,读完几年的书,按照正常的轨迹,就是分配到厂子里然后领工资,那个收入微薄,而且你们也知道我和那个主任的故事。人生,相当于人生第二次换了赛道,孤身在北京从零开始,其实这个时候还是锅底里的蚂蚁,相当于换了个锅而已。说到这里,其实几年前我记录过那段故事,我分享过来吧,让大家读一读我四五年前的笔墨:我其实从小就不属于逆来顺受的的性格,但是家里穷难免想各种办法赚钱,做过很多小买卖,贴补家用。后来赶上第一批高考,之前的复习什么的就不说了,那时候的大学和现在天壤之别,连食堂大妈都很骄横,打架什么的也是常事,所以很多老乡都抱团。那个时候比较厉害的就是内蒙古和东北那边的人,人高马大不说,有些蒙古的同学还随身带着那啥,就在这种环境,打架什么的稀疏平常,但是在大学里打打闹闹,不打不相识,也都没留下什么问题,反而有些成为了朋友。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国企,我们组有四个人,一个大妈每天织毛衣,一个眼镜模样的斯文男的每天看报纸,喝的茶叶好像树叶那么大。还有就是一个主任和一个年轻的女人,俩人每天腻腻歪歪,眉来眼去。没错,我是第五位工人。那时候一天就赚个块八毛,我感觉一身的本事用不出来。但是信息不发达,很多同学失去了联系,我就在单位日复一日,我还记得单位门前有三棵大树,每到夏天就爬满了毛毛虫。单位的人都称为我小寿,现在想想这个称呼真的是吐了…又是炎热的夏天,干裂的大地蒸腾着万物。难受的我数着窗外的毛毛虫,那时候年轻,基本都是精神饱满。单位的走廊深邃而空荡,远远的就听到主任和那个女同事吃完饭腻腻歪歪的走回办公室。一进门主任扫了一眼,看到只有我在,就问其他人去哪儿了,我说织毛衣的大姐今天家里有事,眼镜男去和拆卸组的老秦下象棋去了。主任很不情愿的看了看我:“那你不去玩玩?”“这大热天我去哪啊领导?”“小寿,去给姐姐买两根儿冰棍去”说话间这女人用余光看了我一眼,眼睛里写满了不屑我转身出去了,买冰棍儿需要等走街串巷的自行车,按理说我要等半天了,结果那天很巧,一出门就在大树下看到了卖冰棍儿的老头。买完了我就回去了,结果我就看到主任和年轻女人靠的很近,手还握着,我一推门就感觉到了尴尬,但是也释然了,又不是我干坏事了。结果我拿着冰棍儿递给他俩,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,没人接冰棍儿。空气都凝固了,主任说了句“你去给我打壶热水。”随后年轻女人把暖水瓶递给了我。“这里面还有不少热水呢。”我跟他们说。“叫你去你就去,废什么话?”主任嘟噜着一脸横丝肉。“我去你MLGX!!!”年轻气盛的我把整个暖水瓶砸到了主任头上。他俩都吓傻了,一个劲儿的跑,我就在后面追。最后我就说:“老子不干了,你俩的丑事等着吧”“你敢!”主任气的直哆嗦。“从明天起我不干了,老子每天都来,跟你俩形影不离”我只听到扑通一声,主任跪下了,吓得我立马也跪下了。我终于发现,能屈能伸才能生存,我真不适合这个单位。后来我就离开了,临走前,没有任何人送别。我呆呆地在门口看了看这几棵树,和上面的毛毛虫。咫尺天涯,事到如今我也再没回去过。现在想一想,他俩这种事儿,要是过了十年的我,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,当时还是年轻,愣头青。后来第一次去北京发展,从零开始,走街串巷开始,每一次开始,都是把之前揉碎了,然后轻装上阵,那时候年轻,没什么舍得舍不得的,反正啥子也没的。买水果,开店,后来南下做买卖,完全走了下海经商的方向,这一路的风霜雨雪,只有自己知道。我老汉儿不懂,我孩子也不懂,老汉儿在自己的路上走了一辈子,孩子出生就在我走的轨迹上,但是换赛道的过程,这个感受只有我自己了解。从农村走到大城市,或者从一个稳定的工作到创业,亦或者从国内到国外,每一次大的转折和变换,其实第一批的人都需要适应很大的不习惯。今天,看到这样一条留言,内容很长,我精简介绍下,也是征询了留言的女读者同意。他们是一家三口,夫妻都是工薪阶层,手里有一些积蓄,孩子也聪明伶俐,原本就是朝九晚五的平淡幸福时光。夫妻平时下班的时间,就是一起做饭,然后陪孩子写作业,晚上看看电视,聊聊单位的家长里短。后来,她老公开始炒股,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,她老公第一年就翻倍了,投入了八万块,年底变成了二十多万。说下时间背景,大概是19年前后吧,她老公开始接触这个事。她跟我说:“为了第一次马到成功的庆祝,那一年底,我们一家三口轰轰烈烈开了个家庭会议,我老公认为,要总结这次的成功经验,并且进行复制和扩大规模。”因为胜利,胆子就大了,这一年她老公把自己手里的钱都放进去了市场里,加上之前的20万,一共凑了100万差不多。20年的行情非常好,到年底的时候,100万变成了200万左右。她跟我说:“都奇怪了,就是这么平和的翻倍,就像做梦一样,随后我们召开了第二届的成功总结大会,又是在春节前后。而这一次,他想让我把家里的积蓄都放进来,我当时犹豫了,但是看着成功的过去,还有老公的信心,我也答应了他。”最终,他们凑了凑家里的钱,又放进来100个,一共是300万连本带利,相当于有188万本金,120万左右的利润。21年,他老公把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市场,300万的资金上下波动,已经不是他能承受的了。她跟我说:“后来,我并不关心他账户的盈亏,只是担心他的身心健康,很明显,每日的波动,已经让他无心工作。”21年,她老公在市场里兜兜转转还是转了钱的,半年左右的时候,300万已经变成了480万,这个时候因为在单位表现不佳,被领导约谈几次。她老公一气之下,心想自己已经可以靠投资吃饭了,干嘛还受这个气,所以就单方面决定辞职了。而回到家后,这个女读者听到也非常诧异,但是她也知道老公单位受气,同时木已成舟,也就没说什么了。她跟她老公说:“现在已经有赚了,要不你把我的钱给我,我存起来,咱们也能应个急。”这个说法被他老公拒绝了,用他的话说,自己对于资金都是有统筹安排的,他说自己会控制仓位,所以让自己老婆放心。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怎么着,自从她老公辞职之后,在市场里也非常不顺利,眼看着买什么什么亏,而以前欢声笑语的家庭,换来的都是她老公的唉声叹气,还有时候大发雷霆。她跟我说:“寿老,我有时候看他的状态都心疼,一个人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,我下班回来,一屋子的烟味儿,电脑前的烟灰缸都满了,他就这么一天天盯着电脑看,家里也不照顾,孩子也不理。”22年的春节,他们家第一次没有开庆功会,因为这一年从最高点480,到最后的收官是300,这一年相当于白玩。但她老公斗志不减,说来年再战,但是这个女读者已经捏了一把汗,因为她觉得她老公已经痴迷进去了,情绪不能自控。这个读者跟我说:“寿老,我印象里,22年大小鹅冲突那天,市场是午后跳水,当时我也在家,我就看我老公收盘之后特别反常,我都把速效救心丸翻腾出来了,那一天他亏了近20万,这不是一个普通上班族能承受的。”23年到24年,是这个家庭没有欢声笑语的两年,她老公精准的在24年初和9月底,两次2700点左右割肉,因为实在压力太大了。随后,在市场快速拉升后又追了进去。这位女读者跟我说:“从最开始的八万翻倍,到一次次开庆功会,再到188万积蓄都放进去,从最多到了480,再到如今只剩下200万,这几年下来兜兜转转不亏不赚,但是我深切体会到您说的那句话:输了生活。”


其实,从这个读者的经历去看,真正的转折就是辞职全职去炒股了,冥冥之中心态也就变了,相当于一次变道。
从职场人,切换到全职炒股,这种转折需要付出极大的心理压力,人在这个时候气场和磁场也会改变,所以投资也经历了不顺和波折。大家不要小看这种变化,比如一个人走夜路很害怕,但是有一把手电筒,或者有一条小狗跟着,这个人都没那么怕,别小看一些细节的改变。很多人可能没有思考过,任何人只要更改以前的轨道,都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开始,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,都是这个意思,因为切换轨迹,是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。同理,出轨这种事情,也是会麻烦不断,甚至会影响很多人接下来的人生走势。我们人生的轨迹其实很难说,以不同时间维度去看,就是不一样的结果,一切的开始,可能都是他们尝到了甜头,但是欲望是无止境的,就像我一直说的那样,你不知道自己最终要什么,最终要多少,那就会被欲望所支配,输掉了原本的美好和生活。
大家不要和我很多年前去比,那时候我一无所有,还精力充沛年轻气盛,没什么好输的。换做现在的我,也不会因为哪里热就追哪里,因为守住基本盘很重要,过好生活不影响心情才是本质和真谛。跨行业,换轨道,求的是一个稳,因为每一次都是重新开始,新的因果,所以最好是稳中求变,孙子兵法里说的,先不败,再谋胜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58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