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总结,学习知识的方式,一般分为 3 个层级。
第一个层级:被动接受知识,
社会上90%的打工者处于这个层级他们在中学的时候,被逼看学习数理化史地生,除了这些就是掌握应试技巧。
大学的时候,还学了一些专业知识(非常泛泛的知识,无法直接换成钱)。
进入职场之后,工作需要什么技能他个们就会学习这些技能,然后不断优化。
由于每天需要加班,所以业余时间你根本无暇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,也没有精力去思考自己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或者技能
这样做的结果就是,你会陷入一个越来越内卷的赛道里。
我们都知道,现在是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,无论你打算开饭馆、咖啡厅、书店这样的店铺,还是开工厂生产鞋子、袜子这样的日用品,还是生产空调、手机、电脑这样的电子产品,一般来说没有多少利润,血亏的概率倒是很大。
因为产能早就过剩了,竞争也非常激烈,还有很多巨头把前几名垄断了。这时候如果你弄一个新的手机品牌,
即使营销得再好,也不会有人选择你。
同理,知识、技能也已经过剩了。
你英语学得好,或者会搭建网站,或者 PS玩得好,或者电焊技术很高超…结果就是,你可以找到一个月薪6000元的工作。
什么?你嫌少?嫌少就滚蛋,会这些技术的人一抓一大把、
大学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每年都会。
下来几千万。比你便宜又比你技术好的人多如牛毛。
于是你就接下了这份工作,心想,我要学习匠人精神,把我这个专业做深做透,还愁发不了财吗?
于是你又深耕了5年,这下好了,你的月新从6000涨到了15000,你开心吗?开心个屁,一点都不开心。
上有老下有小的,这点钱够干什么?但是呢,你此时此刻再想学点新东西,发现已经来不及了。
一方面,自己已经成家了,每天一堆
烂事需要处理,哪有时间学习新东西。
更要命的是,自己瞎忙活这么多年早就已经把“每天学习新知识”这种习惯给抛弃了。
所以,只能在这个拥挤的赛道里面,继续内卷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