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你不想做的事情,都可以不做。
人在什么时候才算是真正的“灵魂自由”呢?
有一个很清晰的标准:任何你不想做的事,都可以直接拒绝。
比如,过年不想回家;回家不想跟同学聚会;不想参加某个人的婚礼……只要你的内心是抵触的,你都可以直接说”no”。
有什么大不了的吗?有什么严重后果吗?
并没有。
只要你在经济上不依赖别人,那么你为什么要屈服于别人、屈服于某个传统观念呢?
人在什么时候能量最虚弱?就是挺不直腰杆的时候。
只要你敢光明正大地拒绝任何人,而且不惧任何人的流言蜚语,那么开始的时候,可能会有人对你不满意,甚至暴跳如雷(比如父母)。
但是只要你忤逆他们一次,刺痛他们一次,以后他们再想对你发号施令的时候,他们就会三思。
看到没有,正是因为你的一次大胆拒绝,那么小心翼翼、谨小慎微、心里打鼓的一方就不是你了,而是对方。
因为内心打鼓的那种状态是最要命的,会严重削弱人的能量场。
这就好比,之前我说过对待“借钱”的一种策略。
如果有人向你借钱,只要你按照正常流程借出去了,以后他只要不能按时归还(概率大于80%),那么你就会内心打鼓。
开口要怕影响感情,不开口要又觉得自己是个冤大头,你的老婆也会骂你是个窝囊废……
看到没有?你在别人危难之际伸出援手,但是到头来你却成了小心翼翼、内心煎熬的“受害者”。
公平吗?非常不公平。
所以,对待那些开口借钱的人,你必须上手段。
比如,无论别人向你借多少钱,你都要认真评估一下你们的交情,如果你认为彼此的交情值5000元,那么你就给他转账5000元。
但是,转账之前,你要问对方: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归还?
对方无论说是什么时候,其实都不重要,因为你非常清楚,对方即使再也不还了,你也无所谓的,你本来就想通过5000元把过去的交情买断。
也就是说,你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属于“赠与”,而不是“借贷”。
但是,表面上你必须得跟对方说是“借贷”。
这样的话,即使过了还款日期、对方仍然不归还的话,你的内心也会非常笃定,一点都不挣扎、不打鼓。
但是,对方的心里可能就会打鼓了,因为他是个不遵守诺言的人,他的内心会受到谴责。
无论他表现得多么风轻云淡、满不在乎,在夜深人静、独自面对自己的某个时刻,他的灵魂肯定会受到煎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