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图片[1]-创业的真相:不管你做什么,最后都得“卖东西”](https://www.afx5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2/20250201122737908-image.png)
创业到底是什么?
有人说,是追求自由;还有人说,是赚大钱。
但归根结底,创业的尽头只有一件事——卖东西。
别觉得“卖东西”这个词太粗俗,甚至有点掉价。
恰恰相反,卖东西,是商业的本质,也是创业者最终的归宿。
你能让别人掏钱,才算成功
有人问我:“小武,创业是不是要做个了不起的产品?”
我说,产品好不好不重要,关键是卖得出去。
你能搞出宇宙级的黑科技,但如果没人愿意掏钱买,你就不过是个亏钱的实验室。
反观一些创业明星,比如罗永浩,锤子手机技术再牛,卖不动,最终还是得靠直播带货翻身。
为什么?
因为卖东西,才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。
产品是载体,交易才是目的。
无论你卖的是实物商品,还是虚拟服务,甚至是自己的时间,本质都是在完成一次价值交换。
而创业,正是你用智慧、时间和资源,让这个交换变得更高效的过程。
不管你做什么,最终都要卖点东西
有人可能不服:“我创业是为了做平台,做生态,不是卖东西。”
生态也得靠“卖东西”养活。具体怎么卖?来举几个例子:
(1)互联网巨头:卖用户
别看大厂嘴上讲“用户体验”,骨子里都是在卖用户。
- 广告收入:抖音、快手,把用户注意力卖给广告主。
- 会员费:爱奇艺、B站,把用户的时间打包成订阅收入。
- 数据变现:亚马逊、谷歌,用用户行为数据换取更多精准商业投放。
用户是产品,你的行为就是货币。
(2)内容创业:卖影响力
内容创业者表面上在做知识分享、艺术创作,实质上是在卖影响力:
- 卖粉丝信任:通过带货、广告实现变现。
- 卖创意版权:用作品吸引资本和品牌合作。
一句话,内容创作者能让“流量”这东西,从虚拟变成现实的真金白银。
(3)硬核创业:最终还是要卖产品
比如造车、芯片等硬科技,看似远离“卖东西”,但最后绕不开终端消费者——车要卖出去,芯片要嵌进某个设备被买单。
再高大上的技术,最终都要落地成商品,摆到市场上接受检验。
为啥很多创业者不愿承认自己在卖东西?
有些创业者不爱承认“卖东西”这个说法,甚至觉得“卖东西”低端,配不上自己的理想。但真相是:
- “卖东西”考验的是执行力。吹牛和写PPT很容易,真正难的是让用户掏钱买单。
- “卖东西”需要面对拒绝。创业者喜欢幻想全世界都会爱上自己的产品,结果第一次碰壁就心态崩了。
承认自己在卖东西,意味着放下虚荣心,直面市场的冷酷现实。
它不是丢人,而是创业者真正成长的标志。
怎样做好“卖东西”这件事?
既然创业的尽头就是卖东西,那问题来了:
怎么把东西卖好?
给你几点建议:
(1)产品要戳痛点
别搞那些自嗨型的产品,用户不关心你有多酷炫,他们只在乎:你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?
- 方便:滴滴帮你省了打车的时间。
- 省钱:拼多多让你用最低价格买到商品。
- 面子:苹果手机让你看起来比安卓用户更“高端”。
每个用户买东西都有自己的“隐秘动机”,你的产品必须能戳中那个点。
(2)营销要讲故事
人不会被“功能”打动,而是被故事吸引。
- 你不是在卖咖啡,而是在卖“都市白领的精致生活”。
- 你不是在卖健身房会员,而是在卖“重塑人生的可能性”。
学会给产品包装故事,把用户变成故事里的主角,成交率自然会提升。
(3)渠道要铺开
别迷信单一渠道,创业初期的关键,是让你的产品无处不在。
- 线下铺货:让用户在线下体验。
- 在线平台:通过短视频、社交媒体传播。
- 私域流量:建立长期的用户池,循环销售。
“躺赚”是个伪命题,你得让产品主动跑到用户面前,才能产生消费冲动。
从卖东西开始,到卖信任结束
创业初期,你靠产品打动用户。但长期来看,你能不能立住脚,靠的是信任。
- 卖东西赚的是短期的钱,卖信任赚的是长久的钱。
- 一次成交靠营销,复购和口碑靠服务。
真正厉害的创业者,能在“卖东西”的基础上,建立一套完整的信任体系。
让用户觉得,买你的东西,是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。
写在最后
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曾说:“赚钱是企业的本分,但不要忘了,赚钱也是一场修行。”
创业,表面上是产品、营销、资本的竞争,本质上却是一场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。
那些看似简单的“卖东西”,却最能锤炼一个人的商业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