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活的广袤舞台上,我们总会邂逅那样一些人,一语不发也自带威严,叫你不敢小觑。
而另一些人,看上去就知道这是老实人,容易受欺负。
甚至还有一些人,哪怕声高语亮,你也会认为是虚张声势、外强中干。
其实,外在表现往往都是内心映照,一个人的气场,归根结底来源于其内心的宁静与力量。
古语常说,贵人语迟,其实也是婉转在表达这份静力。
因为拥有足够的底气,所以不慌不忙,不怯不张扬——而这,就是气场强大的核心。
但足够的底气,往往与个人的见识、涵养、经历息息相关。
我们要明白,强者的气场绝非天赐神授,它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到某个人的身上。每一个气场强大的人,都必然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,要么经历了严峻考验和磨难,要么经过了环境的精心雕琢。
不用踏入社会才能有这种感知,即便你是一个学生,环顾你的同班同学,你也能敏锐发现,有的同学自信、沉稳,有的同学懦弱、浮夸,而前者通常更容易达成目标,而且在争夺荣誉、面对纷争时,也会显得不卑不亢、有理有据。
抛开遗传的因素(姑且认为确实有遗传的影响),大概率是环境造就了一个人的性格与气场。
倘若一个终日生活在鸡飞狗跳、家庭霸权、家庭暴力等氛围中的孩子,又有多少几率能够获得稳定的内核与沉着的精神状态呢?
同理,一个班级就如同一个小社会,气场怯弱的孩子,往往也会遭受霸凌与孤立,这源于人类天性中慕强的基因。
古有为了学习、孟母三迁,现有为了学习、买学区房。
可见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,自古以来都是费尽心思。也可见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理解并认同环境对个人的熏陶力量,它潜移默化、春风化雨,是一双“看不见的手”,把每个人从泥胎塑造成青瓷。
但仅仅有学习环境就够了吗?学习终究只是一个维度而已。
学得好并不代表就气场强大。
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,并不是物理上的空间打造,更是心理上的刻意专注。
成长过程中的大小事,常回味常复盘,日积月累,一点一点把内心的缺口填满,让它变得丰盈自足,这样即使遭遇了对抗与攻击,也能快速将伤害降到最小,并不为所动,泰然处之。
其次,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。
伟人曾说,文明其精神、野蛮其体魄。
其实就给出了培养强大气场的道路。
没有一个健康甚至有力的外在,仅仅在视觉上,就已经输人一筹。
这当然不是叫你树立以貌取人的价值观,而是在快速、忙碌的当下,视觉的冲击往往奠定了相处的基石。
并且,当你的身体足够强健,你自己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从容,一个人对世界的掌控,往往都是从对自身的掌控开始的,而对自身的掌控,始于我们的躯体。
最后,要学会从书本中汲取力量。
我们终其一生,也有到不了的地方,但因为有了书本、有了网络,我们可以在有生之年,看到自己想看的风光。
这种看似虚拟的经历,实则也在加深我们的积淀,也会给我们的人生增加厚度。
设想在一场激烈的言语交锋中,你的知识面、你的经历的丰富程度,碾压对方,那么很大程度上你就是最有底气的那个。
对方抛出的话题,你轻易接得住、聊得开,而你说出的话语,对方需要咀嚼甚至钻研,相信在那个时候,你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安全感和自信感。
而书本教会我们的,不仅仅是知识面的广阔,更有价值观、人生观的指引,当你从书本中见过足够多的不一样的生活形式、生命状态,你会更加理解这个世界的多元,你也就能够更加淡然面对外界的主观评判。
而外界的主观评判,往往都是掺杂着各自的利益标准。
当你明白了这一点,你就再也不会心若奔马,被对方牵着走。
而是坚定自身,不内耗、不纠结,只赶自己的路,只说想表达的话,只做想完成的事。
到这一步,你就成了有的人。
而其他人会问:为什么有的人看上去就气场强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