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不“坏”不足以服众
真正的领导力,有时候需要展现出强硬、甚至不近人情的一面。
只有这样,才能树立威信,让团队心服口服,高效执行。
就像《亮剑》里的李云龙,这位爷,那叫一个“浑”。
脾气火爆,张口闭口“他娘的”,动不动就处分人,甚至敢违抗上级命令。
但你看看,独立团的兵,哪个不服他?哪个不是嗷嗷叫的铁血战士?
为啥?
就因为李云龙这股子“坏”劲儿,让他们又敬又怕!
战场上,这种“坏”就是战斗力!
这背后藏着心理学和管理学的门道。
有个词叫「权力距离」,啥意思?
近之则不逊,远之则怨。
就是领导和下属之间,得保持适当的距离感。
你天天跟下属称兄道弟,你好我好大家好,那谁还听你的?
适当的“坏”,能拉开这个距离,制造一种敬畏感,让你的指令更具权威性。
管理学上还有个「胡萝卜加大棒」理论,这“大棒”就是“坏”的一种体现。
光给胡萝卜,人容易懈怠;光有大棒,人容易跑路。
得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!
![图片[1]-领导者必修课:不“坏”不足以服众,如何拿捏权力距离?](https://www.afx5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3/20250309100007168-image.png)
02
不“坏”难以做决策
领导者常常面临两难选择,为了大局,不得不牺牲局部利益,甚至做出一些看似“不人道”的决定。
这种“坏”,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。
三国时期,曹操绝对是个狠角色。
官渡之战,粮草告急,咋办?杀粮官!
![图片[2]-领导者必修课:不“坏”不足以服众,如何拿捏权力距离?](https://www.afx5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3/20250309100030967-image.png)
这事儿够“坏”吧?
把负责粮草的官员杀了,嫁祸于他,说他贪污,稳定了军心。
可你想想,如果他不这么做,军心涣散,仗还怎么打?
这“坏”的背后,是曹操对整个战局的考量,是对胜利的渴望。
管理学上,有个概念叫「决策的代价」。
任何一个决策,都不可能完美无缺,都有利有弊。领导要做的,就是权衡利弊,选择那个“两害相权取其轻”的方案。
有时候,这个“轻”的方案,在别人看来,可能就是“坏”的。
比如,为了公司生存,不得不裁员;
为了长远发展,不得不砍掉某个项目;
为了维护团队稳定,不得不牺牲某个“刺头”。
这背后,还涉及到「有限理性」的概念。
人不是全知全能的,领导者掌握的信息有限,时间有限,精力有限,不可能做出绝对“正确”的决策。
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,尽量做出“相对最优”的选择。
提升领导力的系统方法,我也已经梳理成思维导图了,你直接照抄即可。
![图片[3]-领导者必修课:不“坏”不足以服众,如何拿捏权力距离?](https://www.afx5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3/20250309100042221-微信图片_20250309095512-702x1024.web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