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,大家好,叫我分享哥。不一样的认知,不一样的人生。我可以给你一把锤子、一面镜子,捶醒你,然后让你看见……
否则,你就会成为他的能力,背负他没有能力的具象结果。
一个没有“独处能力”的人,几乎是“寄生生物”,生存的唯一策略就是“借”。
第一,借别人的手,来解决自己的问题
他们很会筛选人,那些热心肠,擅长分析和处理复杂事件的人,就是他们的目标。
同时,他们也真的很敢于把自己的“问题”外包给世界,放着不管,谁看不过去谁处理,或者事到临头的时候,卖可怜,装惨示弱来强行征求别人的帮助。
尤其是那些被迫与他们生存在同一空间下的人,一旦受到他们“问题”的影响,就会不得不下场去收拾残局。
以前有个同事,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单位宿舍,不知道是她自理能力实在太差,还是太懒,她总能轻而易举的把公共空间搞得乱七八糟,摊开的行李箱、乱扔的内衣内裤袜子、随地扔的垃圾……
偏偏她还总喜欢把自己打造成一副“弱女子”的形象,认错态度诚恳,但行为上没有丝毫改变,因为其他同事都是“雷厉风行”的个性,工作又很忙,所以基本上没有人会花多余的精力和时间跟她掰扯,于是只好随时帮她“善后”。
后来听说,她在她的项目组也是这样的,各种出状况,为了不影响进度,同组人只好加班帮她解决问题。
她的行为也是“一绝”,谁能帮她解决问题,她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直接粘上不放。
为什么这样的人,能持续让别人帮忙?
因为她很擅长把自己的问题,搞大,搞到影响所有人。
第二,借别人的能量,来转嫁自己的命运
你有“养成系”的倾向吗?你有“好为人师”的癖好吗?
停止吧,很多人都在利用这一点,来偷走你的能量和好运。
他们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享受“培养他们”的乐趣,并且从中获得“成就感”。
一般这样的人都“脸皮很厚”,只要你对他们有价值,无所谓你说什么难听的话,无所谓你拒绝不拒绝,他们不在乎,你说他们笨也好,说他们迟钝,或者真的有心机也罢。
这个“磨人”的功夫,真的会让你一点点“为他们付出”。
这就是“白嫖”的最高境界。
当你在“付出”的过程中,看到对方的成长和辛苦时,就会开始“心疼”,甚至舍不得,也拉不下脸来推开这个“对你尊敬”的人。
然后,你会眼睁睁的看着对方越来越好,但自己却越来越像对方最初的样子,笨拙、不自信。
这并不是说你真的成为了那样的人,而是你们之间的位置已经互换了。
你成功的,孵化了一个“自己”出来。
你心疼谁,就会肩负谁的命运;你关注谁,就会跟谁产生能量交换。
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国外的心理咨询师,她有一个长期抑郁的客户,低落、颓废,不说话,咨询师眼里都是同情和心疼,于是坚持陪伴了对方一年的时间。最终,那个抑郁患者终于变得开朗、自信、积极起来了,但是眼尖的网友发现,那位咨询师的状态跟那个曾经重度抑郁的患者一模一样。
她的能量救活了一个人,但自己病了。
第三,借别人的情绪,来维护自己的内核
无法独处的人,就是一个空壳,没有自我,独处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容器,而非一个存在的生命。
所以,只有在人群中,在跟别人一起时,才能真正体会到“生命”的跃动。
由于是个空壳,所以你给他们装进去什么,他们就是什么形态。
他们的“内核稳定”,不在于平衡情绪的“好坏”,而在于维持情绪的“浓度”。
所以你会发现,有些人即使经常伤悲、痛苦、愤怒,还是仍然会继续向那些给他们悲伤、痛苦和愤怒的人索取回应。
这种人是典型的“助纣为虐”人格,他们无法为你提供“合理”的情绪建议,只会在你愤怒的时候,让你更愤怒;在悲伤的时候,让你选择更悲伤;在你痛苦的时候,更痛苦。
有人说,那这样也很好啊,如果我给他们灌输的是“好情绪”,他们就会在我有需求的时候,为我提供安抚。
但是你忘了,他们需要维护自身能量的浓度,给出去的,会大力索取回来。
如果你不慎选择了跟这样的人成为朋友,千万不要在有风险的环境中,只与对方单独在一起,因为可以预见的是,如果有一天,你出现了危急状况,对方一旦无所依靠,事情只会被处理的更糟糕。